阅读:8725回复:21
如何自动解决百度网盘https混合内容被阻导致无法下载的问题?
pan.Baidu.com
yun.Baidu.com 都已经支持https,就是还没有默认开启,现在的问题大概就是没有默认开启的原因吧。 https everywhere 已经将这两个域名加入默认开启的规则中。 下载百度网盘时,http://nb.poms.baidupcs.com/file/* 会被Firefox「阻止载入混合活动内容」而导致无法弹出下载保存窗口。 现在想到的解决方法有: 1、禁用 https everywhere 的 baidu 规则——不愿意,毕竟其它的还是很有用的。 2、在网盘下载时放行混合内容——每次都要手动操作烦死了,能自动解决吗? 3、脚本破解——似乎百度网盘的脚本都死得差不多了。 |
|
1楼#
发布于:2015-07-11 14:25
|
|
2楼#
发布于:2015-07-11 13:24
|
|
|
3楼#
发布于:2015-07-11 13:23
|
|
|
4楼#
发布于:2015-07-11 12:52
aaaa007cn:翻了下将所有百度搜索请求全部变成加密状态 搜索貌似的确是默认加密了。 |
|
5楼#
发布于:2015-07-11 12:50
aaaa007cn:翻了下就是我。英文烂,看不大明白他们说什么…… 看规则2d1应该修好了啊,为何没作用…… |
|
6楼#
发布于:2015-07-11 10:59
强制 https 我用 privoxy 配合 noscript
noscript https://noscript.net/faq#https privoxy http://www.privoxy.org/user-manual/actions-file.html#REDIRECT { +redirect{s@^http:@https:@} } example.com:80/ |
|
|
7楼#
发布于:2015-07-11 10:57
凭枰:其实那两条规则就是我提交加上的,结果现在不会改了……不管是禁用还是添加 PCS.Baidu.com 官方都说我提交的规则补丁不管完整……回到原帖翻了下 renyouguo 就是你? https://github.com/EFForg/https-everywhere/pull/1178 人是让你在代码中加上测试规则…… 2d1 这个提交没修好? https://github.com/EFForg/https-everywhere/commit/160867f 话说百毒还自吹自擂“率先实现全站HTTPS安全加密” www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5/05-22/7295090.shtml |
|
|
8楼#
发布于:2015-07-11 09:47
|
|
9楼#
发布于:2015-07-10 20:28
skytalk:http内嵌,什么意思啊?httpseverywhere对不支持加密协议的网站也有保护隐私的作用?比如http://www.ask.com/,但怎么感觉不太合理呢回到原帖比如某个网页内嵌(iframe)了一个http的百度或者别的网页,或者跳转一个到百度的搜索结果。这样应该也是有效的。对于不支持https的网站目标,自然是无效的。 |
|
10楼#
发布于:2015-07-10 20:19
yfdyh000:没有明显的必要吧。但有些网站用http内嵌或跳转一些支持https的网站,这时也能发挥作用,保护隐私。http内嵌,什么意思啊?httpseverywhere对不支持加密协议的网站也有保护隐私的作用?比如http://www.ask.com/,但怎么感觉不太合理呢 |
|
11楼#
发布于:2015-07-10 19:59
|
|
12楼#
发布于:2015-07-10 19:39
yfdyh000:有用。是根据预置规则,不是自动检测,自动检测得配上https finder。httpseverywhere通过能预置规则,强制进行加密传输数据传输,防止隐私泄露,这我倒是了解些。 但假设直接都使用https登陆/浏览网页等操作(而从未使用http的情况下),还需要安装httpseverywhere扩展吗? 实际上,主要考虑不想firefox变得太臃肿,任何事都由firefox来解决,这样会拖慢firefox,可以人为避免,就尽量不要再使用扩展。 |
|
13楼#
发布于:2015-07-10 10:45
|
|
14楼#
发布于:2015-07-10 10:20
skytalk:https everywhere真的有用吗?也曾经用过一段时间,后来弃了,感觉只是检测是否支持加密链接协议而已呢,假设已经知道网站已支持加密协议,直接访问https与安装https everywhere后访问有什么不同呢?回到原帖有用。是根据预置规则,不是自动检测,自动检测得配上https finder。 主要目的是防止http泄露。比如说,百度没有HSTS,如果你登录过百度并且下次访问还用http地址,虽然百度会自动跳到https,但之前的http已经将你的Cookies明文发出去了,沿途的运营商和可能的劫持者可能收到并进行会话劫持。而如果有装这个扩展,会本地强制转向到https。 但是这个扩展的更新太慢了,偶尔有兼容性问题,规则管理又太复杂且更新不及时,导致有时体验不好。本例就是规则更新不及时并且难以手动管理的问题。 它还有另一个功能,那就是检查和上报证书到EFF,如果遇到了真正的SSL劫持,EFF就会观测到。Firefox现在也新增了这样的功能,但以前没有。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