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427回复:7
Firefox火狐浏览器下载用户超过2亿
Firefox火狐浏览器下载用户超过2亿
(新竞争力网络营销管理顾问 <!-- w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jingzhengli.cn">www.jingzhengli.cn</a><!-- w --> 2006-08-08) Mozilla宣布到2006年8月其Firefox火狐浏览器下载用户数量超过2亿次。 Mozilla基金会向所有为火狐浏览器推广付出努力的成千上万的网络会员制联盟网站(内容发布商)致谢,这些网站联盟会员将火狐浏览器的按钮广告、旗帜广告和文本链接广告放在自己的网站上,极力向用户推广Firefox火狐浏览器。 虽然这2亿用户中可能有重复下载者,而有人可能下载火狐浏览器后又删除,或者下载后很少使用,但这一数字说明Mozilla在发布后将近21个月的时间内即获得了全球15%的浏览器市场份额。在部分国家火狐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0%,在德国Firefox的市场份额高达39.02%(详见“火狐浏览器(Firefox)的全球市场份额”)。就在这同一时期,微软的IE浏览器市场份额从90%多下降到近80%。 Mozilla管理者宣布将会推出更多联盟会员激励政策和更好的测量firefox浏览器实际用户的方式。 Mozilla于2006年7月份推出了firefox2.0测试版,最终版本将于9月底发布。而微软针对Windows XP的IE7浏览器也将于2006年底以前发布。 |
|
1楼#
发布于:2006-08-08 16:09
回算一下,1.0之前和Phoenix/Firebird若不算在内,每个版本一发布,我总要下载一个繁体版丶一个简体版丶一个英文的Linux版。在下一个人至今都已经下载39次了,这还不包括尚未下载的1.5.0.6版。
顺便贴一个新闻,仅只节录重点做个局部翻译供大家参考: Firefox 'not being aggressive enough' (ZDNet UK August 03, 2006) "Firefox has signed a distribution agreement with Real Networks after hitting the 200 million download mark, but analysts believe it should be doing more"(火狐在达成两亿下载里程碑之後,和Real Networks完成一份软件散布合同的签署,但分析家相信火狐还有更多该做的事) 该文章中对於Firefox进行善意指责,指称Firefox对於IE7即将架构於扮演下一代Windows系统存取机制的角色视而不见,只一再着眼於把下载数当成一个占有率的心理指标,是种很不积极的态度。Firefox该做且有能力做的,是向Oracle和IBM过去的做法看齐,努力的开发企业市场,攻进企业内部IE的地盘。 IE在Vista推出之後,能不能巩固既有市占率仍是未定之数,但它却是微软第二次藉由Internet功能捆绑系统的方式所进行的反扑。但微软将IE7做为XP自动安装内容的一环,已经引起系统安全专家的严厉批评(此处联结到另一篇文章,内容指出「微软利用反盗版的理由把一个称得上是Spyware的WGA程式置入於用户电脑内部,此举已遭到美国多家公司进行法律上的赔偿要求,预料微软不久後即将要面临第二次因违反『反盗版法』行为而遭受集体控告。微软是利用『critical security update(严重安全补丁)』的名目将这个Spyware置入用户的电脑中。」系统安全专家批评微软利用自动更新功能范围的一再扩大,实际上已让其成为强迫推销产品的管道。而且这个行为很可能导致用户因保护隐私,而被迫关闭系统自动更新功能,反将造成整个微软作业系统更严重的危险性。) 而Firefox和Opera由於不和作业系统引擎相连,因此在安全上来说,它们更适合於企业内部所使用。在相对於应该攻入企业市场,有能力做而不去做,却把下载数字做为推广成功的关注焦点实为不智。有人指出下载数并不能代表使用人数,但Mozilla却把「增加下载数」作为目前推广的目标。但在 Firefox一再自负地强调市占率在全球不断提升的做为之下,Firefox反而将会面临被攻击的主要目标。 系统安全协会并指出,自动更新的管道,本身就具有潜在被功击的危险性,一个从自动更新下载的程式(指的不是补丁),在被骇客拦截之後,他可以对其进行解译,并比对出系统中与此程式相关的已存在补丁,在此之中寻找系统漏洞。此过程将会成为一个对於(自动)更新系统的攻击脚本。 Opera认为,微软这种推销IE7的手法,可谓是这家公司(微软)的「传统把戏」。Opera的汤玛斯说:不论是否在於反击竞争,这种行为在微软的过去已屡见不鲜,我们不认为这是个明智的策略。虽然IE7可能比IE6要来的安全,但是想要安全性的使用者,在IE7释出的年底前,也很可能就转向其它替代品。如果你想等着使用IE7未尝不是件好事,但如果你想要的是安全,就还不如下载Opera或Firefox。 补注:上文所指的WGA会将用户电脑内部的主版型号丶硬盘型号丶CPU型号这三个资料上传至微软公司,当客户在安装XP等等随机版系统中,若进行硬体升级,下一次进入微软线上自选更新时,就会被经过硬体比对而阻止,只能改行利用自动更新方式维持各项补丁更新。这个事件在今年春季被企业界发现,目前已被外界集体证实是属於间谍软件。微软在此前的说法,曾对此予以强烈否认,并说他们是在随机版发出之後,即已对随机版建立此项设制功能。 (以上节译整理自三篇互相联结的文章,但不是完整的内容。部分内容因采用意译,会与原文用字不尽相同。) |
|
2楼#
发布于:2006-08-08 16:09
支持楼上转的贴的观点,目前强调下载数是不是有点过了?在宣传上应该换换花样了。相信mozilla还在为争夺全球个人用户的份额在斗争,企业用户还无暇顾及,若果有一天杀进这个市场,会不会发布什么企业版出来呢?
btw,楼上居然记得自己的下载次数。。。。。强! |
|
|
3楼#
发布于:2006-08-08 16:09
根据法国XiTi - Etude Xiti Monitor的网络实时监测报告显示,全球五大洲的六个区在今年7月,使用Firefox浏览器连网的电脑,占所有浏览器的比例如下:
欧洲───── 21.1% 澳大利亚── 20.0% 北美洲────15.9% 南美洲────10.4% 非洲───── 10.2% 亚洲────── 9.9% |
|
4楼#
发布于:2006-08-08 16:09
|
|
5楼#
发布于:2006-08-08 16:09
居然澳大利亚也有这么高,我还以为只有欧美高呢
|
|
6楼#
发布于:2006-08-08 16:09
亚洲比非洲还低啊。
大家要努力啊!!! |
|
|
7楼#
发布于:2006-08-08 16:09
比非洲还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