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117回复:29
FF跟IE安全比较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话道出了安全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你自我保护如何,怕不怕贼偷。二个有多少贼来惦记你,惦记你的贼多了,你就防不胜防了。
首先看看谁更能保护自己。 1)风险日比较。风险日指在漏洞公开后到开发者修补好漏洞期间的天数总和。这是微软为其操作系统安全辩护所用的安全评估指标。 FF对漏洞的反应和修补非常快。而IE用户一般要等上一个月这样,甚至更多。 http://www.crn.com/sections/breakingnew ... =170704698 Second, Mozilla's browsers are almost always patched quickly, while IE's problems often languish for months before they're fixed, exposing users to possible "zero-day" attacks for months. "You're much more likely to have vulnerabilities fixed quickly with open-source software like Firefox," said Friedrichs. "So the exposure time is much less." 参看: Mozilla回击:我们反应速度更快 http://www.pconline.com.cn/pcedu/softnews/bingdu/0509/703282.html 2)漏洞数量比较。今年IE的漏洞比FF少。但是应该如何用漏洞来评估安全。微软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风险日。 可以看到在自我保护不怕被贼偷上,FF大大优于IE。 再来是被贼惦记的比较。 这方面目前可以说是没的比。 迄今基本上没有(其实我根本就没见过)针对FF的恶意网站。 IE就不用说了。没听说哪个恶意网站不是利用IE漏洞的。 Symantec的报告也指出,黑客们还是主要将IE作为攻击对象。 综合起来,虽然FF出现了不少漏洞,但在今天FF比IE安全的不只是一点点。 未来的安全展望。 我在微软危险日的基础上补充一个更实际的指标,就是用户实际风险日。大量的IE用户是不打补丁或者不即时打补丁,这使得用户实际的风险日跟官方风险日完全不一样。也是因为大量IE用户带着大量漏洞,吸引了更多贼惦记IE。 而FF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对策。即将发布的FF1.5版本新增了自动更新功能。这样FF用户就总是能第一时间更新版本,用户风险日跟官方风险日同步。只要FF保持对漏洞的快速反应,那么即使随着FF市场增加,惦记FF的贼增多,贼也没有时间下手,无机可乘。FF的安全也就得到了保证。 |
|
1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赞同楼主,安全问题还是需要从实际的攻击次数和损失程度来分析的。
漏洞什么软件都难免存在,比较漏洞多少没有实际意义。 |
|
2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
3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大家争论安全性这么久了,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因为用浏览器上网而中毒?
我用xp的系统,至少有1年多没有中过病毒了,maxthon,ie,firefox,opera我都用过,主要用maxthon 我觉得,浏览器厂商所强调的安全性对普通用户没什么实质意义,电脑白痴除外,呵呵 |
|
4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火星兄发这个帖子只不过是针对某些问题的回应而已,实际上,只要平常注意点,确实不容易中病毒
不过说实在话,用IE很难说,反正我还没发现我的哪一个朋友的电脑上没有3721的,问他们这是什么?不知道。问他们这哪里来的?不知道。 |
|
|
5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mawangmiao:大家争论安全性这么久了,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因为用浏览器上网而中毒? 浏览器的安全就我看来就是会不会弹出莫名其妙的东西,我用IE的时候吃尽这类苦头了,不过现在还好了,不少第三方软件可以在现象出现后进行整理,比如流氓软件卸载等。 |
|
6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问题就在于电脑白痴是主流。
极少数人被训练出一种程序员思维,他们理解打开网页的工作机制:一个程序,向 Web 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传回结果,解析,显示。在这个基础上他能运用自如。 但绝大多数人是这样的:按电源开关,在用户名后面的框输入 xxx,在密码后面的框输入 yyy,点确定,等 10 秒钟,选中显示器左边从上往下数第 4 个图标,点两下(要快),然后开始浏览。 这些步骤当中任何一个地方改变了,他就不会了。必须把这些人考虑到。 |
|
7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mawangmiao:大家争论安全性这么久了,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因为用浏览器上网而中毒? 只能说是你不知道罢了。全世界可有多少亿用户呢。 安全不是我们喜欢争。而是最近Symantec出了个漏洞数量报告。有人就把这报告的结论,报告中对IE不利的,对FF有利的评述统统扔了,单单抓个漏洞数量跟刷大字报一样在这里疯狂刷,企图误导人制造FF极度不安全的假象。至于其人为何如此,是因为有病还是有其他用心,我们不清楚。出这个帖子就是不想再陷入无谓争议。更不想老是去应对疯子无休止的胡搅蛮缠瞎扯淡。 |
|
8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前一段时间微软提出要与linux综合比较一下优劣。OSDL拒绝了这个要求,理由很简单:M$将不断强调它比linux优秀的地方,哪怕linux比它优秀的地方有99%。
微软及其枪手的人品太有问题了。 |
|
9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怎么说呢,很矛盾的,我倒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网站针对FF写恶意代码……要到这个地步,FF还要努力……
|
|
|
10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由于ff的更新方式改变,ff的漏洞修复速度可能极高。呵呵,要是有了针对ff的恶意网站想必时效性都会比较短。。。。。
|
|
|
11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所谓修补得快,是指漏洞被公开至被修补的时间。
漏洞公开之前,不代表漏洞不存在,不代表漏洞没有其他人发现。而基本上所有被发现的漏洞均适用于之前版本,即是漏洞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只是未被公开或发现。 千疮百孔的漏洞,某程度上显示出软件本身质数。目前 FF 用户较少,很多网页仍不瞧兼用,不太受恶意人士兼顾是理所当然 (security by obscurity),但并非完全没有人光顾。 |
|
|
12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mawangmiao:大家争论安全性这么久了,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因为用浏览器上网而中毒? 呵呵,老兄,你有没试过被恶意网页种木马,或搞得系统崩溃,或移植不知名的东西,我中过招n次(当然有的是故意中的,为的是找解决方法),中招过多后就想找个没这么容易中的。 |
|
13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所谓中招我主要上网看到,本身或身边朋友同事基本上没有遇个甚么大问题。
我 96 年开始上网只中过一次 dialer (netscape 3.x,没有用 virus scanner/firewall) 及一次哥妮高娃 (email 打开,与浏览器无关,没有用 virus scanner)。 工作过的机构少说也有 2-3 千台 windows + ie 电脑,没听说过任何 spyware/木马问题。 有一个朋友给开了 backdoor (没有用 firewall) 。另外一些朋友给装上 spyware,但主要是早期缺乏安全意识,乱按确认造成,近年没听说过。 |
|
|
14楼#
发布于:2005-09-26 22:03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