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230回复:74
对于Google的不满
第一章节-Chrome浏览器
朋友说Chrome的运行速度很快,浏览大量图片的网页也不容易挂,然后我就下载了Chrome,下面是我在用Chrome的时候碰到的不爽的地方: 1. 不能完全绿色 Firefox的绿色只需要修改profiles.ini文件就可以实现。无论以何种方式启动Firefox,启动的都是绿色版的Firefox。 Chrome却不行,因为Chrome只能在快捷方式里添加用户文件夹的参数,只有从快捷方式启动的才是绿色版的Chrome,以其他任何方式启动Chrome(比如:其他程序调用浏览器;直接双击浏览本地的html文件),就不是绿色版的了,Chrome会自动在c:\Users\unknown\AppData\Local\Google\Chrome\文件夹中生成User Data目录(Windows 7环境),此时任何对Chrome的配置修改,都是记录在User Data目录中。这样当下次从快捷方式启动绿色版的Chrome的时候,配置是不一致的。 2. 界面不能完全定制 这里的定制不是指简单的应用皮肤,而是指增加/删除 工具栏上的按钮,显示/隐藏 菜单栏。Chrome在禁止用户自定义界面上做的很绝,绝到 用户只能选择是否在工具栏上显示 主页 按钮。想在工具栏上增加一个按钮?没门!插件按钮想放在 工具栏上?没门!给我老老实实地呆在地址栏的右边吧,别想跑到我Google Chrome工具栏的地盘上来。 这样的结果就是不管你用什么皮肤,别人一看你的电脑屏幕就知道你在用Chrome,因为屏幕左上角起始的Tab标签,那3/4个工具栏按钮,那长长的地址栏,那个地址栏右边的小星星,那个扳手,无一不是Chrome的标志,你想改?不行!而Firefox可以改的面目全非,工具栏 菜单栏 地址栏 标题栏 状态栏,想放哪里就放哪里,想怎么显示就怎么显示,只要自己用的顺手。 3. 强制用户使用习惯 Chrome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没有直接显示的收藏夹按钮/菜单,这个特点应该是在所有浏览器中绝无仅有的。想要访问收藏夹就要点击一下那个扳手,然后再点击一下里面的Bookmarks,或者显示收藏夹工具栏,或者装个插件。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使用收藏夹工具栏,不但占用屏幕显示面积,而且当有N多书签/书签夹的时候,收藏夹工具栏很不方便(我的收藏夹里有18个书签夹,每个书签夹里有2-3书签夹和N个书签,可以想象我用这个xx的收藏夹工具栏有多痛苦)。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增加一个收藏夹按钮或者菜单就可以了,然后像Firefox/IE那样显示收藏夹。 但是Google没有这样做,即使有很多用户提意见,他还是视而不见。理由很简单,Google希望他的用户改变习惯,在Google看来,收藏夹是个多余的东西,用户根本不应该收藏那么多的网页,用户应该使用他的搜索引擎 搜索网页。在这种理念下,用户确实不需要收藏夹,Chrome默认的主页方式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个人总结: 在使用Google的产品(Google Earth, Google Desktop Search)时一直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安装的时候不让我选择安装文件夹?为什么选项里的选项这么少?用了Chrome之后,才明白Google也不是什么好鸟,他控制用户的欲望比微软还要强烈和明显。开源只是其发展和谋求利益的策略,并不是出于对于开源的崇敬。 第二章节-GMail 今天登录GMail的时候,发现邮件标题左边有个显眼的方形标记,鼠标放上去,给出提示说“这是一封重要的邮件,因为含有xxx”。 我顿时震惊了,我的电子邮件是否重要需要你Google来帮我决定?Google认为我没有能力判断我的哪些邮件为重要邮件? 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智商低于老鼠的机器人对我指指点点,告诉我 “我刚才仔细看了你的邮件,帮你决定了这几封是重要的,请注意阅读” FXXX YOU STUIP GOOGLE 第三章节-广告 说起广告,Google做的也不含糊,GMail里到处充斥的文字广告,以前用户屏蔽广告的时候,Google还警告说停用这些用户的帐号,自以为世界上只有自己一家免费邮件。 Google搜索也有竞价排名,但是是单独列出来的,做的比百度好。在Google搜索任一一个单词,在结果的第一页基本上都会出现youtube,有时还会有google shopping。所以我就转向了Bing,因为Bing的搜索结果基本上是抄袭Google的,而且没有广告,多好。 Google以前老是说的不作恶,只是以自己的观点作为基准,并不是以用户的观点作为基准。这几年Google做的就是利用人们的懒惰,让用户变的更弱智,让用户更加依赖Google,这样自己可以赚更多的钱。 |
|
1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哈哈,这么热闹,我也来凑一贴:我觉得谷歌总的来说还算过得去,比摆渡之类的好点儿吧,至于谷歌的浏览器,还真没用过,用Firefox太多了,以致于都变懒了,不想换来换去的了
![]() 真不好意思,竟然还换页了,我占个第六页的头哈,我倒是挺喜欢数字六的 ![]() |
|
|
2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我说过QQ什么了?我说过有证据显示QQ侵犯隐私么?我只说QQ比Gtalk过分因为搜硬盘,但也说它是否侵犯隐私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请自己回去爬楼,别自行脑补好么。我的标准一贯是统一的。我说的一直是G的做法就是遵循业界标准,G记录的所有信息其他所有服务商都记录。而专门盯着G在说什么隐私问题的是你们。 唉,你没说过qq隐私什么的,你前一楼附加qq咋滴咋滴真是有点莫名其妙了。你搞错了一件事,不是G遵循业界标准,而是业界在逐渐接受G的标准,这是另外一方面的博弈。另外你还搞错了一件事,我们不是说G记录啥信息就不对,而是用记录的这些信息究竟干啥了.....你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 “从来不用G,能替代立刻转”....总结也不是这样的....我只是告诉你,我的使用习惯一向跟随企业走,而企业的决策很少带有感情色彩,企业的顾虑比个人现实的多。如果企业认为google产品不靠谱,那么google产品十有八九不靠谱。OK? 至于个人使用,舆论大环境下,被洗脑的太多太多..... [quote="bobzhuy"]和你说G有的地方好用,你说G的隐私问题,和你说G的隐私问题,你又转回来说G有时候不好用。我从没说G所有地方都好用,也从没说G的某个竞争对手有侵犯隐私的确凿证据。请不要自己立个靶子就在那打。 最后,我曾经是一所大学开源社区的主要成员之一(毕业后就不太活跃了),也管理过一个平均日活动IP几十个的校内Linux小论坛。我接触的用Linux的人什么样的都有,有能hack内核的老手,也有那种老在问win下的某某功能怎么在Linux下替代的新手,我认为我朋友的采样是比你公平那么一点点的。[/quote] G不好用?请不要随便断章取义,我只是认为G chrome比Mozilla firefox不好用,再涉及到G的出生,G本身让人顾虑的各种因素,于是,很少用G chrome。 至于接触了什么样的人....研发团队,商务人群,以及行政人群,除了技术人员中的部分小团队用firefox外,其余清一色IE8,你觉得谁的采样率更可信些..... PS:本周太忙,没多少时间扯淡,下周继续 |
|
3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不要每次更新就用大版本号
|
|
|
4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Scroogle 也可以用用
|
|
|
5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老实讲,Google Chrome还是挺好用的,Windows上首选Chrome,Mac上么还是Firefox和Safari
|
|
|
6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我说过QQ什么了?我说过有证据显示QQ侵犯隐私么?我只说QQ比Gtalk过分因为搜硬盘,但也说它是否侵犯隐私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请自己回去爬楼,别自行脑补好么。我的标准一贯是统一的。我说的一直是G的做法就是遵循业界标准,G记录的所有信息其他所有服务商都记录。而专门盯着G在说什么隐私问题的是你们。 我非常无聊地去翻了两个浏览器的历史,Chrome第一个beta是2008年9月2号,第一个稳定版在2008年12月11号。FF4稳定版是2011年3月22日。2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还不够培养足够多的用户群么?另外别说Chromium好么。。我相信你知道二者的区别,就不解释了。拜托你下一个二进制Chrome,亲自点一下打开Chrome试试。然后和官方的FF3.X比比,要是你感觉不到差异才真是妖异。用户用了两年Chrome早用惯了。 一个落后了别人两年(至少在速度这一关键指标)的浏览器,还有理由抱怨自己的用户流失么?为什么不敢承认人家的优点,正视自己止步不前的两年错误? 你也同意,说谁好用要看场合吧。G的服务和软件有它好用的场景,当然也有不好用的场景。所以我就是这样,它好用的地方我就用,不好用的地方我就不用;包括对待win/linux也是这样。我也觉得手机和平板上的Chrome(就是那个Android自带浏览器)很渣,所以我也不用啊。本来用什么就是理智决定的。 而你则是“从来不用G,能替代就立刻转”。我对你这种决定只能解释为感情因素,而非理智的结果。另外停止“如果”吧,事实就是GAE目前是很难有免费替代品的,你承认了这个就行了,“话说,如果有第二家出现类似服务的话,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转.....”这废话你说了不止一次了。 和你说G有的地方好用,你说G的隐私问题,和你说G的隐私问题,你又转回来说G有时候不好用。我从没说G所有地方都好用,也从没说G的某个竞争对手有侵犯隐私的确凿证据。请不要自己立个靶子就在那打。 最后,我曾经是一所大学开源社区的主要成员之一(毕业后就不太活跃了),也管理过一个平均日活动IP几十个的校内Linux小论坛。我接触的用Linux的人什么样的都有,有能hack内核的老手,也有那种老在问win下的某某功能怎么在Linux下替代的新手,我认为我朋友的采样是比你公平那么一点点的。 |
|
7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根据我的经验,Linux社区觉得Chrome快的人比用win的比例还大。我工作在纯Linux下,闲暇生活用用win,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就正在linux下回帖。我早就在Linux下被FF 3.x虐够了。只到了FF4以后才有所改观,可是Linux下FF和Chrome差距还是有,比Win下明显多了。就我这I5 CPU装着Ubuntu的机器,启动FF8都要等好几秒,启动Chrome几乎就是瞬开。说实话要不是Chrome的刺激,FF都不会进步这么快。 你的经验...firefox3的时候,chrome还出在概念阶段,出的都是半成品。firefox4的时候,速度早就不慢了.....可是根据我的经验,linux下firefox比win下firefox体验要快上不少,我家里平台gentoo,公司平台arch,不论是家里自己编译的firefox,还是公司直接用源里的binary版firefox,速度都比win下快不少。 嗯,根据我的经验,在我所在的两个发行版上,chromium打开速度与firefox相差不大.... 所以说,除了google的appengine 话说,如果有第二家出现类似服务的话,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转..... [quote="bobzhuy"]再求Google Scholar替代品。 你找其他email 搜索引擎 IM 来替代?当然可以,只是其他公司要么做的和G相仿,要么比G还过分(起码Gtalk不会扫硬盘吧)。真不知道你的标准在哪里,还是完全由个人感情因素决定出了双重标准。[/quote] 用你前面的解释,既然隐私问题,大家公司都半斤八两,那么选择qq与选择gtalk还有区别吗?那么我来问你,说起qq,却提起隐私了,说起google,却又是另一翻言语,你的双重标准从何而来........ 几年前企业流行msn而封qq,是因为盗马者的猖獗,如今使用msn?除了对外的部门,我看不到有啥使用上的需求(装X者除外),至于gtalk,好吧,早已被遗忘在角落里。 qq确实比gtalk msn之流好用太多太多.....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qq mail,163 mail,使用绝对不差,我下面有个部门因为业务关系,就是使用网易的企业邮局,当初问网管,为什么不用gmail的企业邮局?人家回答,别折腾网络部了.........个人用用随便,让企业使用....... 就算抛开墙的问题,抛开网速的问题,让企业使用gmail的企业邮局也是不可想象的,而对企业来说,是基本不会带有个人喜好色彩。so我本人使用习惯,一向是随公司习惯走的 |
|
8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至于GAE这东西,没有G的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你写10000个脚本也没用啊。早在gappp***y在google code刚出现的时候,我就开始用了,自己架了个中间代理给许多同事朋友用,还自己加了用户验证与IP黑白名单,那时还不支持SSL与流媒体续传,我自己搞了流媒体续传(后来不久作者自己就加了这俩功能)。一切的一切,没有G的服务器和服务,能搞么? 再求Google Scholar替代品。 你找其他email 搜索引擎 IM 来替代?当然可以,只是其他公司要么做的和G相仿,要么比G还过分(起码Gtalk不会扫硬盘吧)。真不知道你的标准在哪里,还是完全由个人感情因素决定出了双重标准。 |
|
9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根据我的经验,Linux社区觉得Chrome快的人比用win的比例还大。我工作在纯Linux下,闲暇生活用用win,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就正在linux下回帖。我早就在Linux下被FF 3.x虐够了。只到了FF4以后才有所改观,可是Linux下FF和Chrome差距还是有,比Win下明显多了。就我这I5 CPU装着Ubuntu的机器,启动FF8都要等好几秒,启动Chrome几乎就是瞬开。说实话要不是Chrome的刺激,FF都不会进步这么快。 我身边用着Linux的人,绝大多数人都用Chrome,就是从FF3.x时代培养起来的。那个时候FF3启动快则10秒,慢则半分钟,当你突然用到一个全功能带扩展浏览器瞬开,你动心不动心?别跟我说你没经历过那个时代。 那时我还装着ArchLinux,搞些aur源里pgo优化编译的FF,还有些什么swiftfox之类的,最后发现再优化,就算不装扩展都比Chrome慢很多,你理解我作为一个当时喜欢FF讨厌Chrome的人的绝望么 现在我已经看开了,反正勇于承认其他东西的优点没什么不好的。利用各自的优点就好了。谁也没规定一台电脑只能装一个浏览器,一个操作系统。所以我什么都用,什么场景下什么方便就用什么。 |
|
10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kmc: 请你用同样的标准衡量所有的网络公司,所有你使用网络服务的公司都在做这同样的事,而你却只盯着G。你把这些网站的“Goolge”字样直接替换成其他搜索引擎全都成立。 那为什么你只说G侵犯隐私,不说其他公司呢? 业界标准就是如此,G根本没越过雷池半步,只是因为人们用它用得多,才越担心它潜在的越过雷池的可能性。但根本没有事实证据说它现在已经侵犯隐私了,不然它早被起诉到死了。 |
|
11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chrome不错的,chromium和chrome的使用习惯差别不大吧?
主要是支持chrome的第三方浏览器很多,360做的都算不错 |
|
12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最后我请问你,Google做了什么事可以让任何除你以外的人或者机构或者政府将你的信件等资料与你这个人对上号的事情吗?如果没有(至少是没有证据说有),就请你停止说“侵犯隐私”,这只显得你无知。 http://donttrack.us/ http://dontbubble.us/ 在国外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Google对此也只抵赖了一小会就承认了。 |
|
|
13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是有人说“理解不了”,“被G洗脑”之类的,我才用相对应的“无知”和“被愤青洗脑”回应。你基于你的立场有选择性地忽略,我可以理解。 被G洗脑事实存在,在我所在的行业中,营销就是忽悠,忽悠的目的就是对客户洗脑,让客户接受我们的理念,进而接受我们的产品。而你那个“被愤青洗脑”真是不知基于何而来........ 如果....那么好吧,google对于我的吸引力只剩下gae,而我所用的gae,也还是社区成员用python写的小脚本...其他的一切,都可以轻易的找到替代品,且网速很快。 咬文嚼字... [quote="bobzhuy"]至于Chrome到底快不快,你感受不到就算了吧。但是说那些切实感受到的人是“妖异”,不知道算不算人身攻击啊?有人说你“妖异”你也不会很舒服吧?[/quote] 这个社区,linux社区,说感受不到chrome究竟有多快的人大有人在,你说我以偏概全,我能说你以己度人吗? |
|
14楼#
发布于:2011-11-30 08:56
最后G也还是提供了去掉广告的方法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privacy/ads/#toc-faq 不过我没亲身试过,不做评价。 另外我看了英文页面,bing的“serve AD”翻成了提供广告,G的“AD service”翻成了广告服务。怎么看都像是个翻译问题。。本来service这个词就很模糊,操作系统里还跑着好多service呢,一般自动的后台进程都可以称为service |
|
上一页
下一页